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用愛一起疼愛家鄉

生態水池之營造-給非專業者的建議

生態水池之營造


黃朝慶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研究員

自然界中水池是動植物生活作息的重要場所,在人類社會更是不可或缺的地貌,所以在公園綠地、社區庭園、校園及風景遊樂區均可看到不同形式及大小的水池,所以水池已是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之重要地景元素。

水域環境是野生動植物匯集交流最豐富的地方,不論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蟲類、昆蟲、魚蝦貝類及各種水生植物,均會受到水的滋潤而生意盎然。如果能夠利用適當的空間與充分的水源營造生態水池,不僅具有景觀、休憩、教育功能,更可為人類都市化環境增添一些適合動植物生長之生存空間,對活化都市機能及生物多樣性保育具有重大而直接的貢獻。為配合全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育之潮流,也為了創造更多適合野生動植物生活與生存的水池,提昇人類居住環境之生機與生態品質,謹就生態水池之規劃設計原則提出淺見,供各界參考。

生態水池規劃設計之原則

(一)水深:

安全考量為主,水深低於60公分為原則,在10至60公分間配置不同之比例。如果考量魚類棲息過冬,可於中間保持小區域100公分之深水區。

(二)形狀:

避免平直、整齊之形狀,應求不規則、彎曲且多變化。水池面積也不一定要大,如果有足夠的空間,可考量設計成數個不同大小的水池,各水池以小水道連接或獨立。水岸之邊坡應平緩,並以自然之土壤、木材或天然石塊砌成,營造動物喜歡之緩和邊緣,切勿設置成垂直堤岸或使用水泥、磁磚,尤應注意邊坡要維持多孔隙性及多變化性,以利動物棲息隱蔽。

(三)池底與自然陪襯材料:

以粘土成分占40%以上之粘土30至40公分壓實即可防漏,並於池底挖溝、堆石、堆木塊等多孔隙材料做成深淺不一且多變化之地形,提供水生生物利用之選擇。可放置枯木、石堆、枯竹,並使部分沈入水中,部分設置為直立之棲木,部分自岸上自然倒入池中便於水棲昆蟲及魚蝦生存,亦可形成水陸兩棲動物之天然通路及水鳥之貯足點。

(四)植栽:

依不同水深,栽植原生之濕生、挺水、沈水及浮葉等植物,周邊栽種親水之原生地被、灌木及喬木,並應使植物、枯枝落葉和水體有最多的接觸面。適合栽種或引入生態水池之本土植物如下:

1.沈水性植物:

聚藻、石龍尾、馬藻、水王孫、水蘊草、苦草。

2.浮葉植物:

田字草、台灣萍蓬草、白花水龍、台灣水龍、小莕菜、印度莕菜、空心菜。

3.浮水(漂浮)植物:

滿江紅、槐葉蘋、水萍、紫萍。

4.挺水植物:

荷花、紅辣蓼、田蔥、荸薺、水毛花、單葉鹹草、莞、長苞香蒲、香蒲。

5.濕生植物:

毛蕨、大安水蓑衣、毛蓼、戟葉蓼、水豬母乳、過長沙、三白草、半邊蓮、野慈姑、水丁香、細葉水丁香、蔓襄荷、風車草、鴨舌草、野薑花。

6.岸邊石縫植物:

木賊、過溝菜蕨、腎蕨、鐵線蕨、越橘葉蔓榕、石菖蒲、密花苧麻。

7.水岸綠化植物(草本及灌木):

竹葉草、假儉草、地毯草、濱水菜、草海桐、白水木、苦檻藍、苦林盤、水麻。

8.水岸綠化植物(喬木):

水社柳、水柳、穗花棋盤腳、風箱樹、稜果榕、雀榕、茄苳、九芎、筆筒樹、苦楝。

(五)生態島:

池中儘量預設1至3個緩坡且彎曲的生態小島,並混合種植多樣化植物,包括喬木。如果空間不夠大,亦可以植生竹筏取代生態小島。

(六)流動水與水源:

流動之水聲及噴霧對某些動物具有吸引力,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沈水馬達創造類似之循環水利用。此外,流動水域及利用沉水馬達製造震動效應亦可減少水域中藻類大量滋生。水源及水量應設法使其清潔與穩定,進水管道及出水管道以隱藏方式設計;池中及岸邊植物視其生長及競爭情形隨時做必要之整理,俾利維持水流之順暢。

(七)日照:

池面大部分之區域每天應維持適當之光照,以利各種動植物之需求,池邊可種植親水性的喬木或灌叢,但要避開高大的人為建築物。

(八)動物之引入:

如果水池和外界有平緩而自然的廊道,可供野生物自然進入之途徑,讓野生動物自然地逐漸建立其族群,否則可以小規模放養泥鰍、馬口魚、蓋斑鬥魚、貢德氏蛙、澤蛙、金線蛙、虎皮蛙、各種蜻蜓幼蟲(水蠆)等原生物種。但是,要設法防止及移除福壽螺、吳郭魚、巴西龜、琵琶鼠等外來物種。如果外來物種進入,更要儘快設法移除。

(九)利用及保護:

將水池區分為利用區及保護區,並於保護區內禁止人為干擾或進入,如此讓各種野生動植物有適當之生長及隱蔽處所,一般保護區應占水池三分之一以上。即使親水利用,亦應考慮到最大承載量之問題,否則生態水池可能因利用過度,毀於一旦。

(十)多功能設計:

使用材料都可以設計為多功能使用,以減少耗費能源及有效利用。例如水岸段砌石塊或疊石,可以排列成多孔隙生態空間或石塊休憩椅或石塊隔離帶,並製造多變化之視覺效果,儘量用當地而且可以永續的材料,用簡單、耐久的建築技術,以備損壞時,一般民眾都可以自行修復及更換,以符合就地取材與DIY原則。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拜訪嘉義荒野分會金理事長家

時間:2010.6.23


地點:嘉義荒野分會吳金治會長家

起因:盧老師表示可以向金治大哥募水草,並向其請教水生植物的特性,哪些是合適土塘種植的,因為有些種類繁殖速度快而壓迫到其它物種,如布袋蓮。於6/9寄出土塘的照片,雖6月中有電話聯繫,仍決定拜訪一趟金大哥,並募取水生植物。



今天學到了---

1. 土量:金治大哥表示以土塘136坪的規模,目測水位與地面的距離約1.5m,要在其中形成不規則圓形的生態池,60封土是不夠的,必須要量測水面底下的深度,以直角三角型的計算方式,預估土量,才能知道需要多少材料。金治大哥初估要300封土、15萬的經費才有辦法將整個土塘變身。故要我先回家量深度,並思索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計劃是否有執行的可能性。最糟的情況有可能會變成兩邊都不是人〈達不到土塘變身的美景、對青輔會也無法交代〉。先解決這當務之急的問題,水生植物再商討之。

2. 土壤的安定角為30度角,可以降低土壤的移動;此外,除了建置土斜坡道之外,應有一個平面的空間距離,而非直接以土斜坡道貼在水泥牆面上,讓空間上有一個轉圜。

3. 回家後,馬上以鐵杆、皮尺丈量土塘四面的水面深度,並做成簡易圖表,果然發現,60封土要做單一側的土坡道,都非常困難,故改變想法,是否將所有的土用來建置土塘中央一個土坵,或許可行,故採以梯形方式來計算土量,

發現所需的土量在預計範圍內,所以分別將此與金治大哥、楊大哥討論,楊大哥表示擔心土坵會影響水流向,可能影起村民的反彈,故建議還是進行一側的土坡道,衡量之下,討論出只進行丙1區的改造。



感謝事項:

謝謝金治大哥點醒,要確實做好基本測量的工作〈初步條件的了解〉,才有後續發生的可能性。



今日發想:

或許將來採以接力的方式,改善土塘的面貌,就以當下限有的能力與資源,作能夠做的事。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6/3 拜訪陽光寶貝幼稚園

時間:2010.6.3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的幼稚園
說明:拜訪陽光寶貝幼稚園的一善和他經營的兩年多生態池,在都市水泥圍欄裡,有一片綠化的小天地。
起因:想向一善請教有關於生態池的知識。

今天我學到了---
1.認識原生種的蓋斑鬥魚-可以吃蚊子的幼蟲孓孓;若要在水區內,放入2-3種魚類,最好先將水生植物種入,讓其他的魚類有躲避之處,因為蓋斑鬥魚較有攻擊性。

2.要想想土塘內家庭廢水的處理,是在獨力劃分一區好呢?還是如何規劃會降低家庭廢水對於水生植物及動物的影響?〈建置蘆葦淨水區,但需計算為幾戶的家庭廢水量、清潔劑的種類〉

3.在土塘內空間的規畫,最好同樣的品種放置一起,避免顯得亂七八糟。

4. 在種植時,可以使用盆栽種植的方式,固定在水面下,避免某些以地下根繁殖的水生植物過度繁殖;但水生植物的繁殖力都很強,要試想後續維護的問題?

5.不同高度的土壤,需種植不同的水生植物,這可請教荒野的邱錦和老師與陳德宏老師;不同的水生植物也在不同的季節開花,一善說他有規畫,讓每個季節裡,都有一小叢的花朵盛開。

6.福壽螺的問題,目前沒有牠的天敵,若噴灑藥劑,也會影響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長,待解。

7.田香草吃起來有八角的味道,還有一種自然的甜味,一善說很多人在燉煮時,都拿田香草來增加食物的香氣。

8.自然界有她的平衡原則,順其自然:一善說有一次他們這邊的植物幾乎讓毛毛蟲給吃光光,他們也不額外做些處理,就順其自然,結果毛毛蟲沒有東西吃,就搬走了,過些時候,這些綠葉又一一的冒出來了。

9.能否設立簡易雨水收集?

10.關於後續維護的問題,可以以趣味性的活動教導村民或孩童認識水生植物,引起認同,將有可能動員村民組成維護隊,而非將此工作變成某些個體的責任,要想想如何設計活動,可以發揮到最大的效益與影響力。

10.不要害怕失敗,失敗會讓人再向前一步,只要願意找到失敗的原因,再找到解決之道,就又向前了一步;失敗會讓你很紮實的學習。

感謝事項:
謝謝一善今日貢獻4株穗花棋盤腳、1株水毛花,還有七月要用的蓋斑鬥魚。

今日發想:
可以種植水稻、鴨舌草、野慈姑,說不定可以喚起村民對於早期農業社會無農藥的記憶。

盧銘世老師對於土塘的建議

1.空間規畫:採以不規則的圓形,保留進出口位置與排放家庭廢水口,並在這些位置附近種植挺水植物,而土塘中間可以建置一個浮島就好。

2.竹籬笆:盧老師表示竹籬笆可用鑲嵌方式建成一個網狀,做為固定泥土用,但我們可以做不同高度的竹籬笆,在視野上比較有變化性。

3.魚類:建議等水質乾淨時,再放入魚類。建議魚類有-大肚魚、孔雀魚、蓋斑鬥魚,可以同時放入三種,或者只放入一種都可。

4.關於是否要使用盆栽種植水生植物〈我將會寄出另一封信,來說明此〉,盧老師表示這樣會限制水生植物的根系發展,而減少所謂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發達來中和水質的特質,所以可以再思考,水生植物過度繁殖的問題,嘉義荒野分會的金治大哥表示,我們需要慎選水生植物的種類,避免一些繁殖力特強的水生植物覆蓋了整個水域,此部分我會再向金治大哥做詳細的了解。〈盧老師也建議說,當我們後續維護土塘時,可以將過多的水生植物以瓶裝的方式轉送給村民,讓生活裡的小空間都能有點綠意〉

5.土塘的命名,可以去撿漂流竹當天再撿一個木板,活動當天邀請村民一同命名,而為土塘做見證,做為情感連結的標的。

6.盧老師建議我們可以做長期性的記錄,不管是事後的維護或者是在土塘所發生的事情〈例如青蛙來了,小朋友到附近來看〉,能夠做為將來成果的累積,而這些記錄,例如照片,都能在回饋到將來的活動上,例如以照片來做社區卡片等等。

7.盧老師建議我們邊做邊學..剛開始水生植物不需要種太多,經過一兩個月後景觀才會比較美麗,所以美麗的生態池是經過時間的推演而成的。


PS1關於水生植物的來源--盧老師/金治大哥/一善朋友都會提供一些,但我們還是要再購買,會請當地花店幫忙訂,種類會再跟金治大哥討論。

你所不知道的土塘踏勘後記



第零次4/16
窩在電腦前搜尋資料,想到嘉義有位種樹的男人,趕緊寄信聯繫。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要到嘉義做些什麼?
經過瓊齡的提醒,決定要參加青輔會區域和平志工計劃,申請經費的補助。

第一次4/24
永和社大,聽盧銘世老師分享環境美化,改造廢棄空間演講。

第二次4/25
晚上六點55分搭巴士下嘉義太保,因為盧老師告知在北迴國小,有堂改造廢棄空間的課,我們決定去觀摩。下午則和朋友們到雲林古坑種樹。
隔天盧老師和大愛電視台大愛人物誌導演,經梅菁分享家鄉後庄有廢棄土塘,便前往現場探查,烈日當空,梅菁拿著筆專心的記錄著盧老師的話,當導演問: 為什麼想要改造土塘,梅菁說 : 我想為家鄉做些事,土塘改造後也能提供民眾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盧老師回應 : 他相信年輕人做得到,透過學習know how,也能為社區注入年輕的活力。盧老師常說: 先從身旁的環境開始改變,再來談大環境的改造。土塘計劃將是第一步。

第三次5/15
梅菁一個人再度回到家鄉,與社區發展協會楊大哥、家人討論土塘計劃,抽水、處理廢棄土壤、購買水生植物...等許多繁瑣的細節,同時,也向投入環境議題的朋友討教,如何成功改造土塘,募集水生植物、魚類,借閱書籍來瞭解後續生態池如何為維護。

第四次5/28
與瓊齡開會,確定刻苦團行程。 那天下著大雨,我們在梅菁的小陽台上,想像著土塘計劃如何捲動更多人來參與和投入,而當天瓊齡的大驚喜,樂生療養院的阿嬤捐出5000元,我們整個樂瘋了,感覺又朝著目標邁進一大步。

第五次5/29
青輔會組隊說明會,在新港農會進行訓練,當時梅菁問如何讓在地的青年,一同投入社區工作呢?得到的答案,讓人有些沮喪,因為他們是隸屬某草跟組織的志工。我心想,雖然我們這次沒有辦法捲動在地青年,但有更多來自四面幫方的人馬加入,這也是難得的機會。

第六次6/??
梅菁將再度回後庄,與盧老師討論美化土塘的細節,以及如何來培力志工和凝聚
社區力量投入此計劃。

當然還有無數的夜晚,梅菁忙著趕企劃書、寄信與各方人馬聯繫、討論...等我紀錄不到內容

希望暑假7/6-7/10大家空下時間來,一起接力來完成這個改造土塘的心願,當然後續的維護,梅菁也正跟社區發展協會的楊大哥討論,讓這個計劃的成果能夠長長久久。

因此我們真的很需要你、妳、祢的幫忙,一起來完成改造土塘的心願。

最後要感謝梅菁的一家人,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妹妹、弟弟、弟媳,還有我最愛的容容。
所以讓大家用伴手禮好好感謝他們吧。

Emma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Esperansa fo Formosa

洪雅書房例行免費推廣講座



時間:2010年7月3日(星期六)晚上19:30

地點:洪雅書房--嘉義市長榮街116號(近忠孝路)

主題:Esperansa fo Formosa (德頓語:給福爾摩沙的希望)

說明:

本次志工團的團長EMMA曾到東帝汶擔任一年長期志工,當地語言深受葡萄牙語影響。思及過往葡萄牙人曾以福爾摩沙讚嘆台灣這塊美麗寶島,期待經由我們的小小付出,引發更多人響應投入,讓幾百年來環境持續受到汙染的寶島,在越來越多人的覺醒下,有朝一日能夠美麗重現。

召集人:張瓊齡 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資深NGO獨立工作者

主講團:幾位即將前往印尼、緬甸擔任國際志工,熱愛台灣也擁抱世界的青年&資深青年。當然,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金龍大哥,也是這次的關鍵人物唷!



召集人簡介:

大學念哲學系,家裡的長輩都覺得畢業後大概就是去算命。事實上一離開校園就誤打誤撞進入台灣最大的慈善事業,此後十八年來在NGO(非政府組織)領域流轉。2006年初,不想過勞死在辦公桌上,決定成為接案的NGO獨立工作者,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從2004年開始出國從事跟公益有關的旅行或交流。在台灣當志工的年份則有19年,也就是還沒出社會賺錢就走上這條路了啦!

關於本次演講主題:

不同於以往例行講座的風格,這一次的演講,是由幾位將於7/6-7/10期間,在嘉義縣太保市後庄里完成一項「廢棄土塘大變身」的活力青年&資深青年,用接力的方式來開講。



成員之中,有位自高中離開嘉義求學、工作至今十多年飄浪在外的女孩—梅菁在台北的永和社大,聽到「種樹的男人」盧銘世先生的演講與實踐經驗,藉由一趟的返鄉檢視,發現多數人習慣自掃門前雪,對於生活環境公共區域的髒亂雖不滿意卻也只能視而不見,決心先從自己和家人做起,並發出英雄帖,號召一批有國際志工經驗或是即將出國當志工的夥伴,大家自己出錢出力,只申請一點點青輔會的補助做為購土整地的基金,在盧銘世老師的技術指導下,要把過往灌溉用如今廢棄的小土塘清理乾淨,變成一渠清新可人的生態池。



在籌辦過程中,有位住在樂生療養院七十八歲的老阿嬤聽說這消息,慷慨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說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她共襄盛舉,補貼一點志工們的吃飯錢;還有肯納基金會的夥伴,也在第一時間主動提供一批由肯納自閉症青年親手製作的手工皂,要做為送給響應這項「土塘大變身」活動的小朋友的小禮物。這些過往被視為弱勢者,需要社會大眾付出關心的人,卻在這次的過程中,讓我們看見他們行善不落人後的積極與熱情。



籌備過程中還有太多太多的點點滴滴,就讓幾位主要參與規畫和踏勘的成員一一來跟大家說分明吧!



這次的行動,只是一個起點,全台灣還有太多太多離開農村就學、就業的青年,儘管回鄉路迢迢,但起碼我們可以用工作假期的模式,為家鄉盡心、為社區盡力。



期盼這樣的故事與行動,從嘉義起跑,在台灣各地風起雲湧,沒有終點!



當然,若是有感動的人,要在7/6-7/10期間,到太保市後庄里來跟我們一起動手做苦工,那是尚歡迎的啦!



有意參與者請mail:coni923@gmail.com與召集人瓊齡聯繫。